2008年第3期简报 :华东理工大学以“三位一体”就业工作模式促大学生就业
发布人: 党办管理员 发布时间: 2010-03-19 访问次数: 141

  为做好新形势下的大学生就业工作,华东理工大学在各级领导高度重视、大力支持,就业职能部门创造性开展工作的基础上,实施“培养就业队伍、培育就业主体、搭建就业平台”三位一体的就业工作模式,形成了大学生就业促进的良性运作机制和工作格局。
  一、培养系统化就业队伍。学校就业工作领导小组由校长亲自牵头的“一把手”工程,下设学生就业指导服务中心专门负责学生就业指导服务工作;学院设置分管就业的专管领导、专职辅导员,并适当组织班导师、导师、部分学生党员协助完成就业服务工作,形成就业工作的“系统工程”和网络体系。为加快校院两级就业工作人员的专业化、职业化进程,从2006年起学校与上海市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共同举办上海市职业咨询师中级培训班。目前,学校共有40余名教师获上海市职业咨询师资格证书。
  二、培育专业化就业主体。学校以企业论坛、职业辅导系列讲座、团体辅导等活动为工作着力点,引导学生了解企业,了解自己,尽早学会职业生涯规划、掌握求职本领、了解和走进职业市场。通过举办“科技创业培训班”,对学生进行心理准备、知识准备、创业过程等各方面的培训和指导,并开展“一对一”跟踪服务。同时,学校以“职业规划与发展”协会为工作切入点,大力开展学生团体职业指导和职业发展培训和教育活动,加强学生的自我探索教育,并强化全体在校大学生“职业和生涯发展”的理念和意识。制定《华东理工大学引导大学生面向基层就业宣传实施方案》和“走出校园、走进郊区——华理百名学子郊区中学行”等活动,引导毕业生“到基层去、到农村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学校还以开展职业测评和生涯咨询服务为工作结合点,通过开通北森公司《职业发展测试学生版》专业测评系统,为广大学生提供专业的测试与辅导,帮助大学生正确认识自我。
  三、搭建多样化就业平台。学校积极推进信息共享,提高信息使用效率,搭建信息流通平台,一方面拓宽与用人单位以及各省市人事局的合作与交流,积极开发毕业生实训基地;另一方面建立教室大厅专栏、学生宿舍专栏和实时网络等信息发布体系。为方便用人单位及时发布或更改就业信息,就业网站还为单位开辟了网上注册和自主发布或更新就业信息的渠道;广泛开展毕业生就业状况跟踪调查,做到对毕业生就业思想、就业困难、就业动态能够及时掌握、全面了解;建立各学院毕业生就业情况的周报制度,并实现就业指导个性化,就业帮助针对化;根据学科特色、合作情况,开展各行业的就业市场开发工程。为引导学生自主创业、成功创业,学校与泰豪集团、上海科立高分子材料有限公司共同签署了“泰豪-科立创新创业基金”合作协议,两家企业在校首期投入100万元,分别用于资助学校开展大学生创新实践活动、创业教育、模拟创业、企业孵化和创业扶持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