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第5期简报:提高办学绩效 推进成果转化 服务国家和区域经济产业结构升级调整
发布人: 发布时间: 2011-05-23 访问次数: 140

提高办学绩效 推进成果转化 

服务国家和区域经济产业结构升级调整

目前,国内高校科研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成功率仍处于16%水平,而华东理工大学的科研成果转化率高达55%,比国内高校平均水平高出两倍华东理工大学作为一所化工学科特色鲜明的研究型大学,通过优化学科和科研布局,将学科群、学科链建设与产业群、产业链、市场需求整合对接,完善技术转移平台,强化技术成果转化,用高水平科研成果服务国家和区域经济产业结构升级调整。 

一是开展前沿科学研究,实现关键技术突破,服务国家和区域战略需求

华东理工大学以化工相关学科为核心向“基础”与“应用”两端延伸,注重原创性研究,在更深层面和更广领域积极开展前沿科学研究,提高自主创新和解决重大科学问题的能力,实现关键技术突破,服务国家和区域战略需求。生物医药产业是国家和上海市的支柱产业,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纲要也将重大新药创制列为重大科技专项。2004年,华东理工大学药学院与中科院上海药物研究所合作,坚持走“校所共建、理工结合”的发展之路,实现强强联手、优势互补,切实提高办学绩效占领学科高点;在农学和药学领域承担多项“973”计划项目,2009年,药学学科名列全国十。

近年来,学校立足于社会发展的重大需求,作为首席研究单位先后承担7项“973”计划项目,在绿色化学农药先导结构及作用靶标的发现与研究高丰度稀土元素在环境保护领域中高效、高质利用的基础研究大规模高效气流床煤气化技术的基础研究分子靶标导向的绿色化学农药创新研究清洁能源生产和环境治理中稀土催化材料应用的基础研究煤等含碳固体原料大规模高效清洁气化的基础研究微藻能源规模化制备的科学基础领域取得重大成果。学校努力在基础研究和技术领域获得重大突破,形成创新的理论体系,建立相关学科新的技术基础,为进一步提升我国在相关领域的研究水平和国际影响做出贡献。

历年来,学校共获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发明奖及国家科技进步奖48项,获省部委科技进步奖500多项,获得国内外专利800多项。学校近三年有油藏保护性可持续开发的微生物采油调控技术及工业化应用含硫含碱废液过程减排新技术及在化工行业中应用有机荧光功能材料等十余个项目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和国家自然科学奖。2010年度,华东理工大学获得7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占整个一等奖项目的七分之一二氧化碳减排与资源化绿色利用的关键技术开发及应用气态烃非催化部分氧化制合成气关键技术及工业应用盐湖钾镁资源高效利用核心技术、关键装备与工程大型乙烯生产装置高温裂解炉结焦抑制技术及应用封闭循环微细颗粒的快速分级回收技术及其应用工业酶制剂的创制与产业化关键技术全寿命预测关键技术及其在大型汽轮机上的应用领域取得重大成果。

“十一五”期间,学校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立项工作迈上新台阶, 项目总数和经费总额位列上海高校前茅。近十年来,学校的SCIE收录论文被引用次数情况一直处于全国高校前列。

二是立足企业研发合作,促进行业技术改造,助推产业结构升级调整

“十二五”期间,上海市把培植和发展高端装备制造业、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新能源、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升级调整产业结构,实现创新驱动转型发展的一个突破口。华东理工大学瞄准战略性新兴产业,统筹化学工程、石油加工、生物工程、能源工程、材料科学等优势学科力量,面向行业和企业需求,以校企研发合作为基础,努力取得关键技术突破,促进行业技术改造,在新能源、新材料和循环经济领域取得突出成绩。

在新能源领域,已经产业化的多喷嘴对置式煤气化技术和全面开展基础研究的微藻能源规模化制备技术将对优化国内能源结构、保障我国能源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校经过20年的不懈努力,成功开发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煤气化技术,打破了欧美跨国公司对大型煤气化技术的垄断。该技术在国内已应用到15家企业,为企业创造直接经济效益近20亿元;在国外已与全球最大的炼油企业美国Valero公司签订了专利实施许可合同,专利实施许可费超过亿元。这是我国高校迄今为止获得的最高海外专利实施许可费用,也是中国大型化工技术第一次向发达国家出口。随着微藻能源“973”项目的启动,以华东理工大学为依托单位的项目组计划在5年内实现微藻能源规模化制备中关键科学问题的重大突破,构建一套规模化制备的集成系统,为微藻能源产业化奠定基础,以期替代部分传统油料和粮食类来源的生物燃料。

在新材料领域,在医用生物材料、功能材料、纳米材料、防腐工程材料、体育运动材料等研究方向上取得的成绩将为高端装备制造和现代服务业提供支持。学校与上海中山医院合作研制出的人工骨医用生物材料,塑型准确、自行固化、生物相容性好、可降解吸收,在骨科、脊柱外科、口腔科等领域都取得了满意的治疗效果。汶川地震后,学校捐赠了价值100万元的人工骨用于地震受伤灾民的治疗,为抗震救灾作出贡献。有机荧光功能材料项目组提出用荧光作为读出信号的可擦写式光存储新概念,合成了一系列光致变色荧光新型材料,为进一步发展高密度可擦式有机光存储提供了探索的空间;将荧光作为输出信号去表征分子机器的运动,有力地促进了分子机器的研究;发展了一系列树枝状多功能新型发光材料,有望成为一类有应用前景的功能材料。李春忠团队利用无机颗粒改性聚合物复合材料改善,并赋予新的力学功能的研究,对开发高端聚合物复合材料并使之在汽车、高铁、建筑、电子电器和通讯等领域的广泛应用做出了重大贡献。

在循环经济领域,微生物采油和二氧化碳资源化利用技术的开发和利用为节能减排和绿色环保提供了支持。华东理工大学联合两大石油石化企业历经10多年自主攻关掌握的微生物采油法,可使油田的持续增油时间延长7年以上,该技术现应用于国内9个油田,一些被宣告为 “废井”的油田也借此实现增油增产。这套微生物调控技术不破坏油藏,还能再次注入,循环使用,实现了油藏保护性可持续开发。田恒水教授的“二氧化碳减排与资源化绿色利用的关键技术开发及应用”项目运用全新方法——在化工原料生产过程中,引入二氧化碳,合成绿色化学品碳酸二甲酯,不仅使生产设备投资节约70%,节能90%以上,中国由碳酸酯产品进口大国成为出口大国;更重要的是,新技术替代剧毒光气的同时,减少了温室气体的排放,实现了二氧化碳的绿色化利用——仅现有的12家应用企业,每年就可减排二氧化碳约220万吨,减排废水千万吨。

三是完善技术转移平台,强化技术成果转化,支撑自主创新与转型发展

高校有好的研究成果,企业有强烈的技术需求,为此,华东理工大学选择以国家技术转移中心为依托,搭建一个运转高效的技术转移平台,将两者连接起来,实现科研项目与行业发展的对接,技术成果与产业孵化的对接,科研团队与企业研发的对接。

国家技术转移中心的架构内,学校细化设立专门的机构,服务科技成果转化流程。学校依托甲级资质的华理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对从实验室走出来的科研成果,再进一步进行工程化设计和研究;依托容得下工业装置规模的大型模型中心让这些科研成果在校内便能进行工业生产实践;依托专利事务所、分析测试中心、安全评价中心、环境评价中心、知识产权研究中心、超级计算中心等机构和设施进行技术转移全过程服务体系的能力建设,强化技术成果转化。在专门机构的服务下,“乙苯脱氢制苯乙烯工业技术”的转化应用实现了苯乙烯大规模生产技术及反应器的自主创新和国产化,应用该技术的生产装置产能占国内苯乙烯产能 35%以上,结束了大型苯乙烯装置只能依靠引进的历史,产生了巨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国家技术转移中心的架构内,学校广搭联动合作平台,找准科技成果转化方向。学校与众多地方政府联合共建工作站,已经形成江苏常熟、浙江湖州等一批技术转移工作站,为校地产学研合作提供了一种长效机制;学校联合中科院上海分院、上海交大等科研机构组成国家技术转移中心联盟,面向高校院所寻找、整合相关的科技成果与教授团队等资源,构建将创新需求与创新成果有效对接的技术转移服务链;学校与海外六十余所高校、科研机构,以及杜邦、陶氏化学、联合利华等著名跨国公司建立了有效的科研合作,与国际知名发明投资公司共同设立了“发明促进与专利转化”创新基金,积极探索国际技术转移。在了解到我国大型聚酯生产装置长期以来一直依赖国外引进的状况后学校经过多年努力,进行消化、吸收和再创新,突破了“聚酯工艺软件包”的所有难点和技术关键,完成了“10万吨/年聚酯国产化成套技术”,依托合作平台,成功建成了40多条、占国内产能50%的大型聚酯装置,结束了我国纤维级大型聚酯装置只能依靠引进的历史,节省数十亿元投资。温家宝总理批示:“聚酯技术自主化和装备国产化的成功启示是宝贵的,要认真总结经验”。

国家技术转移中心的架构内,学校组建专业工作团队,打通科技成果转化瓶颈。学校强化技术转移创新团队及工作网络的运营建设,中心事业部骨干成员达到8人,来自各工科学院的工作网络成员近20人,专业化技术转移队伍100余人。有了汇聚各个学科方向的专业化的工作团队,学校可以深入企业,解决好成果转化中的瓶颈问题,针对企业实际情况,调整和优化技术方案,确保转化产生实际效益。例如“大型石油化工装置智能建模与控制技术及软件”项目,依托专业工作团队,综合应用自动控制、计算机应用、人工智能及化学工程学科的理论和技术,有效地解决了大型石油化工生产过程中亟待解决的技术瓶颈,产生了显著的经济效益。 

华东理工大学将牢记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坚持以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类进步为己任,不断在优化学科和科研布局的基础上,提高办学绩效,为大力提升人才培养水平、大力增强科学研究能力、大力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力推进文化传承创新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