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第5期简报:华东理工大学实施四项举措努力培养学生志愿服务精神
发布人: 党办管理员 发布时间: 2014-06-10 访问次数: 77

 

华东理工大学以2014年是毛泽东主席“向雷锋同志学习”题词问世51周年为契机,把深入开展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作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载体,实施四项举措,提升学生志愿服务精神,引导广大青年学子深刻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丰富内涵。

一是营造志愿活动氛围。学校大力开展以“弘扬雷锋精神、传递志愿梦想”为主题的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推出“主题团日”、“爱心支教”、“志愿服务进社区”、“雷锋精神宣讲”、“光盘行动”等67项活动,有2000余名志愿者直接参与其中,受益群众万余名。其中,重点依托志愿者服务基地和科普志愿者服务社,在居民区、小学、敬老院、老年活动中心等地方开展活动、服务群众,让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走向基层、走向社区、走进家庭,让同学们在亲身参与的过程中学会关爱他人、关心社会、感受变化、感知责任、收获成长、分享感动,在续走雷锋路的志愿服务中传递青春能量,在实现中国梦的生动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

二是打造志愿活动品牌项目学校实施志愿服务项目制,发挥班团活动和公益社团的引领作用,巩固一批优秀志愿服务项目和基地,不断创新活动品牌。一方面,发挥传统项目的感召力。譬如,科技馆志愿者、春运志愿者在特定场所服务特定人群;“光盘行动”、“光柜行动”与节约型校园建设结合起来;依托理工科院校优势进社区开展科普活动等,感召更多的学生参与其中。另一方面,创新项目内容引领公益风尚。依托社会工作专业优势,开展专业社工服务,如志愿者赴都江堰开展灾后重建服务;组建专业公益社团如微笑益Go等,设计更专业的志愿服务项目,如临终关爱陪伴项目等;探索新的服务项目,如青年志愿者协会信息学院分会开展的“红飘带、飘华理”项目,让红飘带精神深入校园等,引领高校学子奉献社会的风采。

三是树立志愿活动典型学校积极宣传典型,发挥榜样作用,引领学生践行志愿服务精神。一方面,挖掘一批同学身边的典型。社会学院大三学生陈敏媛两年多开展志愿服务超过600小时,并领导志愿服务社团获得阿克苏诺贝尔中国大学生社会公益奖金奖等荣誉,其本人获评“2013年上海大学生年度人物”。另一方面,发挥先进典型人物的引领示范作用。学校通过网络、报告会、媒体报道等形式大力宣传先进典型人物事迹,陈敏媛同学参加“幽谷守望临终关怀”项目,其生命体悟笔记“生命对话”,在《华东理工青年》上登载后,感染了身边很多同学加入到公益服务的行列,如今她参加的“一个鸡蛋的暴走”募捐活动,短短几天就有数十名同学参与。在榜样的引领下,志愿服务精神得到更广泛的辐射,在校园蔚然成风。

        四是完善志愿服务体系学校实施青年志愿者协会理事会运作模式,搭建志愿服务管理平台,由理事会自主选择开展志愿服务的项目,注册志愿者根据时间安排和兴趣需求自愿参加服务。目前,志愿者服务已经形成注册、培训、服务、保障、展示及激励等一整套运作模式,“每月至少参加一次志愿服务活动”成为注册志愿者的响亮口号,“志愿”元素已经融入青年学生的血液。今年35日,学校正式开通青年志愿服务网上认证平台,学校学生只要登陆该系统进行注册便可成为认证志愿者,就可以查询以往所有的志愿服务经历,毕业时均可拿到一份有学校青年志愿者协会出具的志愿服务记录,成为学生大学四年期间践行志愿精神的完美载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