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第9期简报:华东理工大学开展优秀传统文化进课堂项目15年成效显著
发布人: 发布时间: 2015-10-28 访问次数: 76

华东理工大学将人文通识课程聚焦传统文化,将立德树人与文化认同深度结合,建立了以“中国文化导论”(公共必修课)为轴心、由15门公选课组成的“中国传统文化”课程体系,引领学生从传统文化中汲取向上向善的力量,为完善青年学生精神人格提供有益的思想养料。

一、以“成人”为宗旨构建教材体系,对传统文化进行现代阐释。

学校根据教学目的、教学对象和教学条件重新建构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教学体系,立足于与“先哲们的对话”,面向以理工学科为主体的全校大学生,在18学时的框架内。采取“直截了当”的体例,从儒、道、墨、法家与兵家及佛教、道教几个方面走进传统文化,描述其在社会生活和精神世界的深远而广泛的影响。目前建成了以“中国文化”为轴心由15门公选课组成的“中国传统文化”系列课程,包括“夏商周文明”“明清文化”“儒家文化”“道家文化”“中国古建筑”“中国民俗文化”等。按照学校培养方案,每个学生须修满该系列课程的2.5个学分,即必修课1学分(“中国文化导论”)+公选课1.5学分(15门公选课中任选一门)。《中国文化导论》教材的编写充分总结了以传统文化引导学生“励志明德”的经验,教材构架和陈述方式一再更新、日趋完善。

二、以“对话”为途径寻找“兴奋点”,引导大学生开展思维碰撞。

《中国文化导论》每年的教学都根据当年的时政热点和学生生活经验,确定一个主题,组织课堂大讨论,在课程考试中让每个学生各抒己见。2011年的题目是“道家的‘无为’思想的现实价值——谈谈‘无为’思想的在当今的管理、教育等方面的积极意义”;2012年的题目是“‘孝’在现代社会——现在请你谈谈我们今天还要讲‘孝’吗?我们今天该怎么样讲‘孝’?”;2015年讨论课以“谈孙子的‘慎战’的理念”为题目进行讨论。通过超越时空的“对话”而找到“共振场”,常常会出现课堂上激烈争论、课程结束还找教师讨论的现象。传统文化为其精神“成人”提供了坐标和养料。

三、以“融入”学生生活为手段,推动传统文化教育的创新实践。

学校以“融入”学生生活为手段,在教学中从学生身边的事情以及社会热点问题入手,展开“对话”。如,在汶川大地震、奥运火炬传递、胜利日的阅兵等社会热点事件中,全球的炎黄子孙齐心协力、众志成城,促使大学生进一步理解了文化是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课程教学从同学同乡的情谊、追星讲酷的时尚、硫酸伤熊、大学生父母陪读、节庆的文化内涵等入手,引导学生思考,用传统文化知识去解读这些现象,分析其中积极因素或消极影响。课程特别容易激起大学生的思想火花,再经过考试的论述题、课外小论文、网络师生互动等形式,促进学生学会从传统文化高度观察、分析现实生活。学生称赞“导论”有“百家讲坛的风范”。

四、以“系统”理念进行全过程育人,促进课程教学的多方拓展。

学校秉承“系统工程”的教育理念,对课程教学展开了多方拓展。在教学内容上,学校将中华传统文化课程拓展到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在教学主体上,学校将教师主体从人文科学研究院教师拓展到学生工作系统的骨干教师;在教学环节上,将课堂教学拓展到校园文化建设上。以专家导读为主的读书讲座、专家荐书、“慧读讲堂”以及三大读书会的经典导读活动等,开阔学生的知识面,引导师生走近经典、潜心阅读,形成自觉学习和发扬传统文化的意识;以同学读书分享、学习讨论、实践交流为主体,开展“往来书社”、“经典导读”、“图书漂流”等活动,来深化阅读效果;统筹全校读书活动,创建“读书月”品牌,活动内容包括名人讲座、“华理读书达人赛”、征文、知识竞赛、趣味游戏、演讲比赛、校园辩论赛等富有时代气息、体现文化内涵、具有价值导向的文化活动,引导师生养成爱读书、多读书、读好书的良好习惯。